"一無所知的麻煩不大, 錯誤認知的麻煩才大" - Artemus Ward
(It ain't so much the things we don't know that get us in trouble. It's the things we know that ain't so.)

我們生活周遭到處存在著錯誤的認知
從無關緊要的幽浮傳說, 到關乎生命的醫療偏方
或是像描述2008年金融危機的電影<大賣空>裡提及的, 所有人都相信著擺明不可能成真的認知: 房價只會漲不會跌
若能記得這本書提到的謬誤可能來源, 或許在某些時刻能救我們一命

這本書談的不是因為不理性而產生的問題
反而是因為我們理性的漏洞產生的錯誤認知
這種自以為的認知才是容易讓你陷入麻煩的東西; 因為除了自己, 別人很難去扭轉你的想法

問題往往不是觀察有誤, 而是解讀有誤
例如能從亂中看出規律是好事, 但若尚未加以驗證就預設為事實, 就會產生不當的認知
有趣的是, 作者也談論到, 通常讀"模糊性學科"(如心理, 經濟)的學生因為理解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 比較不易落入這些陷阱
而讀"確定性學科"(如物理、化學)的學生, 卻因為太習慣因果分明的理論
造成不擅長處理資料不全、定義不明的問題, 反而容易有錯誤認知
(我想這也是電機系學生通常都很怕統計的一個原因)

作者列出了六種常見的謬誤產生來源, 在書尾也用來說明一些常見的錯誤認知

一. 無中生有: 對隨機資料的錯誤認知與解讀

在人類演化過程, 能快速地從背景認出可疑的敵人或威脅是很重要的能力
然而, 這也讓我們常常無中生有地產生錯誤的結果, 像是月球上的兔子和火星上的人臉
在這方面, 作者強調了兩種主要效應

一是群聚錯覺, 例如0100001111是我用excel亂數產生的一個數列, 0與1的機率一樣且前後不相依
但人類會主動的辨識出兩段連續的0和1, 然後輕易地認定前後是有相關的
常見的謬誤便是"手感", 幾乎所有打籃球的人都相信有手感這回事
即使經過作者的團隊用客觀的統計方法驗證沒這回事後, 大部份的人還是盲目地相信有手感
這裡要記住一個數學的事實, 連續投20顆球並假設進球機率為一半的話
那麼其中會出現連續四次連進或連不進的機率大於一半; 別太相信你的群聚錯覺

另一個效應是迴歸謬誤
若感興趣的變數的分布是有限的, 像是身高, 體重, 成績等等, 會出現所謂的迴歸效應
也就是當上一次出現的值接近最大值(最小值)時, 下次出現的通常會比上次的小(大)
這裡並不是因為前後兩次的變數有相依性, 而是因為要比很大的值還大或一樣的機率, 本來就比較小
這麼簡單的道理, 我們往往都會忘記
所以才會出現像是"金曲魔咒"或"金鐘魔咒"的錯誤認知
能得獎通常代表得主在那一年的表現在他自己的平均之上(或是在所有人平均之上)
也因此在接下來幾年表現比那年差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樣的認知在教育上帶來了很糟糕的影響
一個表現特好的同學受到表揚後, 表現往往變差; 一個表現特差的同學受到懲罰後, 表現往往差好
所以會讓我們誤以為懲罰比獎勵有效, 卻忽略了(或完全不知道)這是迴歸效應的關係, 與獎懲無關


二. 過度推論: 不完整的資料所造成的誤解

或許有人認為基於觀察到的事實來下結論就是理性
但如果僅有片面的觀察, 產生的誤解可能更嚴重, 無論是有意或無意漏掉了其它線索
因此我們得時時小心, 在給出推論前要提醒自己, 目前收集到的觀察有足夠全面了嗎?

作者提到了三種容易造成在判斷時資料不完整的原因, 而有兩種是出自於人性
其一是我們喜歡尋求正面佐證
像是對於"有不孕症問題的夫婦, 他們領養小孩後會更容易受孕成功"這個命題
我們容易把焦點放在領養後受孕成功的夫婦身上, 因為聽到不少這樣的案例就認為確有此事
但忽略了真正要比較的是, 在有領養與未領養的條件下受孕的比例
這個問題是來自我們大腦不擅長處理否定的事情, 也因此容易忽略未領養與未受孕的案例
[舉例來說, "有下雨後就會地震"與"沒有地震的話, 之前就沒有下雨"其實是一樣的命題, 但前者是不是容易接受的多?]
這樣的傾向也容易造成被問題牽著走的狀況
例如若命題是"大一學生外向的人比例是多少?" 我們很容易就會問他們"你喜歡戶外活動是什麼?"
反過來若是想知道內向的人比例, 就變成問"你喜歡的戶內活動是什麼?"
但大部份的人都有喜歡的戶外和戶內活動, 因此兩種問法會得到外向和內向的人都很多的矛盾結果
這種被問題決定答案的陷阱到處都是(新聞台記者的強項), 一定得小心面對

另一種人性的弱點就是"表面應驗預言"現象
說的是如果你認為一個人是不友善的, 你就不會跟他接觸, 他也因此無法在你面前表現出好的一面
在職場也是, 若上司認為某下屬是個肉腳, 一直指派給他瑣碎的小事, 那他就很難出頭天
這和喜歡尋求正面佐證一樣, 會讓我們其實是在收集到很片面的證據下在做推論, 還自以為非常正確, 不可不慎

最後一種原因是現實因素造成缺乏資料的窘境
例如我們都想知道究竟用學測成績來篩選學生是否正確, 因此會想了解學測成績和未來成就的關聯性
最理想的實驗是無論考的如何, 把所有人全都放到同樣的大學裡受教育, 然後看看他們十年後的狀況如何
但事實上這是無法做到的, 我們擁有的只有成績好的同學上了大學後的表現結果 (缺乏學測不佳但也上大學的學生資料)
然後因為他們平均都表現不錯, 我們就很容易落入以為學測篩選鑑別力很高的自滿狀態
[這裡說的不是學測與成就的關聯性就一定很弱, 而只是要指出僅靠片面證據的推論是不完整的]


三. 預設立場: 模糊與矛盾資料造成的偏頗評估

我們所處的環境太過複雜, 因此自然演化出許多預設立場來幫助我們快速判斷事物, 像是露兇牙的狗不要靠近
而且有研究也證實, 若遇到的事物一直和你的預設立場不同, 是會容易得到憂鬱症的
然而在許多狀況下, 預設立場卻會讓我們做出偏頗的推論

作者討論了三種不同的背景狀況
首先是資料本身帶有模糊意義的時候, 例如當你看到A, 13, C, 會很直接把中間的字元看成是B
當資料的定義不明確時, 我們往往會依自己的預設立場解讀資料
若你已認定最近有機瘟的話, 那只要看到任一個新聞報導飛機失事, 你就會解讀成你是對的
但卻沒有意識到這是因為你對機瘟的定義不明確的關係; 是應該在半年內, 或是一年內連續失事才算呢?
此外, 若是資料本身有矛盾的話, 我們也容易會有類似的行為
像是同時有一堆文件說死刑對治安有幫忙, 但又有另一堆說沒有顯著證據證實這件事
這時我們往往就會靠依預設立場來解讀, 永遠看不到真相

第二種狀況是非模糊資料, 這時候並不是訊息被忽略, 而是被我們依預設立場自圓其說了
例如當你某次考試成績不好, 你覺得是題目出太爛或有問題, 你就會拼命地找出任何一處怪怪的地方來說服自己
但如果你考的很好, 你就會覺得這份考題出的很好, 非常有鑑別力, 但不會對考卷作任何檢查來驗證這件事
如此的行為當然就容易造成我們的預設立場一再的被"驗證"了

最後一種是對於事件正反印象的差別, 像是很多人都覺得"洗車後總是會下雨"
這是因為洗車後如果下雨了, 你的印象會特別深, 因而"驗證"了這個假設
但如果沒下雨, 你的大腦並不會自己跳出說"咦, 你的預設立場錯了", 而是忽略掉這個事實
這就是我們對事件正反印象差別造成的預設立場偏頗
很常見的類似想法像是"經過公車站的往往都不是你要等的"
或是柴嘉尼效應: "我們往往記得未完成的工作, 而非已完成的事情"
造成對正反印象有差別的主要原因是, 這些事存在不對稱性
擲骰子不會讓你有預設立場, 因為1到6是對稱的; 而抽菸致不致癌就不是對稱的, 因為兩者的影響差太多了
要減少預設立場的干擾, 就得明確地給出事件的定義, 盡量讓追蹤的資料量化, 並且無差別的紀錄資料


四. 期盼眼光: 認知的動機要素

我們會喜歡自己相信的東西, 討厭不相信的東西
而強化這傾向的動機, 就足夠讓我們產生夠多的錯誤認知了
像是面對自己相信的事情, 我們在心中問的是"我可以相信它嗎?"
而對於自己不相信或不喜歡的事情, 我們問的卻是"我一定得相信它嗎?"
兩者的差距便會反映在尋求證據的強度上, 導致在認知上繼續的往我們喜歡的傾斜

另一種效應或許是來自於我們對自我的評價
如果問任何一個學生, 自己的程度在全部學生中能排到多少百分比, 得到的答案幾乎一定都是前50%
這拿來問教授也一樣, 認為自己的研究/教學能力幾乎也都是在前50%
但如果問題改為具體一點的, 像是電子學排名或是研究論文產量, 這樣的偏頗就會比較少一點

以上的動機來自於我們看待"認知"跟看待個人財產是一樣的, 像我們有時會說"你的想法我不買單"
存在我們腦裡的不同認知就跟家俱一樣, 我們會自動地將它們整理的有條有理 (儘管可能互不相干)
整體看起來就是一個乾淨溫暖的家, 也因此你會試圖維持它的完整性
要我們改變自己既定的認知, 就跟承認自己的沙發或音響很差(或是狗很醜)一樣, 是不太容易的
我們會傾向說明為什麼我的狗比別家的可愛, 而不是去找自己家的狗的碴

了解了這件事實之後, 就看我們有沒有辦法定時為自己安排一個腦內大掃除的時間了


五. 以訛傳訛: 二手(N手)資訊的偏誤效應

二手或N手資訊的偏誤處處存在, 卻也見每個人信心滿滿的跟別人述說著自己聽來的N手資訊
有時你相信你認為可靠的朋友, 但其實他的消息來源卻是不可靠的道聽塗說

這樣的訊息傳遞謬誤, 只要有溝通與對話存在就會發生
因為如果要確保某個溝通事件成立(無論是閒談、上網發文或是上課), 就必須同時滿足敘述者與收聽者的需求
敘述者需要用收聽者已知道的事情鋪陳, 但最後又要能帶出一些他們不知道的新消息
如此敘述者通常得"強化"想傳遞的訊息, 然後"弱化"在這前提下較無關的枝微末節, 這樣的處理就帶來的認知上的偏誤
像是科技新聞往往都把新的科技說的天花亂墜, 但對於其應用限制卻隻字未提
(看看我們現在有飛天車了嗎? 最近無人車的死亡車禍意外的責任歸屬又要如何劃分呢?)

但敘述者若要顧及完整性, 把所有來龍去脈都解釋清楚的話, 那底下的收聽者差不多都會走光了 (三年來教課的感想)
因此由"強化/弱化"造成的偏誤幾乎是無所不在
像是我們在述說一個人的故事時, 常常會注重在他的個性上, 而省略當時環境(也就是context)的介紹
常常我們在真正認識一個人後, 才會發現他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極端, 許多行為放在當下的context其實是很正常的

如果溝通本身存在的意義只是為了有趣的話, 那麼看到八卦雜誌寫的越誇張就賣越好就不用感到意外了
在這個前提下, 只有"有娛樂效果"的東西會被強化, 其餘的東西都無關緊要, 就連真實性也沒關係

教課也是一樣, 我常在"有趣"和"嚴謹"這兩個目標中徘徊
若要"有趣"就得強化學生只要花一小點力氣就能懂的東西, 但"嚴謹"就得灌輸一堆他們還不懂的東西
這實在不容易拿捏, 只能訓練自己能在這兩個模式中快速切換

總結來說, 由別人那裡聽到的東西, 必然是被選擇性的強化與弱化後過的結果
如果過程中不同人的喜好不同, 就會弱化不同部份, 造成你聽到的訊息實際上殘破不堪
也因此作者建議我們要留意這種二手資訊, 可以的話還是以能接觸第一手資訊和可靠消息來源為主
(這跟經典的論文就得看本文的道理是一樣的)


六. 認同想像: 對想法一致程度的過度高估

作者介紹的最後一個謬誤來源, 就是我們容易認為別人的意見跟自己是一樣的, 因而錯誤地增強了對自己想法的信心
書中有提到三種主要的原因
一是我們傾向保護自己的認知, 所以看到和自己想法一樣的東西就大為歡喜(大肆轉po), 但對於反面意見就冷處理
二是許多話題的定義有模糊性, 在這樣的狀況下, 我們會依自己的喜歡的方向去解讀
例如問題可能是"你喜不喜歡流行樂?" 我這年紀的人想的是周杰倫和五月天, 但年輕人想的卻是八三夭
結果是看似大家都喜歡流行樂, 但其實心裡想的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三是人偏好自己被大家喜歡, 因此在現實生活中, 看到自己不是那麼認同的東西也只會笑笑帶過
雖說真理越辯越明, 但實際上能找到跟你針峰相對辯論的人是很少的
所以我們才會常常覺得自己的意見很不錯, 因為都沒有人反對啊!


===================================================

作者在書的末段也應用以上的論點, 來討論對於另類療法、人際策略、與超感官知覺的不實認知
最後還是苦口婆心的強調, 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大多是屬於模糊性學科的範疇, 如心理和經濟學
不可以用確定性學科的觀點來看待, 許多事情的交互關係錯綜複雜, 絕非二分法和簡單的因果關係可以處理的
很多事物本質上就可能存在了定義上的模糊, 若再加上資料收集不足, 以及上述六點我們容易產生謬誤的缺點
這些都可能造成嚴重的錯誤認知, 無論你是諾貝爾獎得主還是便當店老闆
作者認為錯誤認知是無法根除的, 能時時記得自己可能有偏頗認知這可能性, 就已經是一大進步了
最後還是得靠統計的手法, 用客觀的資料來更正自己可能的認知錯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蘑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