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ew, but ripe."

這是一句我很喜歡的高斯名言
它和這本書的主旨相當貼近, 也因此讀起這本書自然是很有共鳴, 每次再讀也都能更加強自己對專準主義的要求

在這個選擇過剩, 資訊也過剩的時代裡, 這是一本能提醒我們專注之重要性的好書
作者在書中推銷便是"專準主義"(Essentialism)的概念
與一般認為的做越多事越好的想法相反
專準主義說的是做越少事才是越好
其道理很好懂, 人的能力與時間有限, 因此應該只專注在少數件(而且一個時間點只有一件)的事情上
我們應該要主動地選擇佔據你寶貴時間的每件事, 而非被動地接受每一件被要求或交代的事
我想大部份的人會希望自己的墓上刻著"他實現了自己的人生", 而非"他完成了別人安排的事務"吧?
但若是如此, 為何大部份的人卻常常流於非專準主義, 天天的行程滿滿都是不情願的工作項目呢?
這本書或許可以提供一些解答以及良藥
它並非空談專準主義的好, 而是如同它的副標一樣, 更著重在如何有紀律地追求更少, 並提供可遵循的法則

作者書中也舉例到<老子>中的一段:

"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 以至於無為"

<老子>對於人生的思想, 的確與專準主義有類似的地方
都是以自我為出發點, 以完成自身想完成的使命為方向, 此外便去除其它所有不必要的干擾和貪念

作者寫書的結構非常清晰易懂, 在論理過程中會加入不少小故事, 讓論點更有說服力
而且章節上也採用了標準的金字塔結構, 讓各論理的上下層次與左右關係顯而易見
金字塔結構的第一層分別是專準主義的本質(Essence), 以及有紀律執行的三個步驟: 精挑(Explore), 去除(Eliminate), 以及執行(Execute)

以下則是對第二層的重點摘要

=======================================================

一. 本質(Essence) - 核心思維模式

懂得選擇(Choose):
你絕對擁有選擇的能力!
做選擇的能力無法被人拿走, 它只能被遺忘而已
若你交出了選擇的權力, 也就明確地允許他人來安排你的生活
如果不想的話, 就要理解沒有非得怎麼做不可, 而是你選擇了怎麼做

懂得辨別(Discern):
不會每件事情都重要! 要能夠區分"多數瑣事"和"少數要事"的不同
如同Pareto Principle (80/20 principle)所述, 會有20%的事情其權重卻佔了全部的80%
在非專準主義者眼裡, 一切幾乎都很重要
但專準主義卻認為幾乎一切都不重要, 眼中只有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務, 並全力以赴

懂得取捨(Trade-ff):
對於事情進行取捨, 很痛苦, 但真實; 相信一切都能面面俱到, 很輕鬆, 但自欺欺人
面對十八個待改進事項, 非專準主義者會問"如何全部都做?"
但專準主義問的是"我應該在哪一項全力以赴?"
取捨不是逃避, 反而是有策略又深思熟慮的行為, 不加思索就盲目全做才是不負責任


二. 精挑(Explore) - 如何分辨少數的要事

逃離(Escape): ("沒有極大的孤獨, 不可能成就嚴肅的作品" - 畢卡索)
要替自己留點空間, 沒有人是無可取代的
非專準主義者往往太過忙碌而無法停下來思考人生
專準主義者會創造用來排離日常和探索人生的空間
在這個無時無刻想把你與網路連結的時代, 學會將自己抽離是一件要認真看待的事情

留意(Look):
要時時有有釐清問題和過濾資訊的意圖, 不要被資訊洪流給淹沒, 因為裡面99%都是無用的內容
非專準主義者習慣的的是: 留意最大的聲音, 聽見每一句話, 但最後是無法招架所有的資訊
專準主義抱持的態度卻是: 留意噪音背後的訊號, 聽見弦外之音, 主動瀏覽資訊以找出精髓

玩樂(Play): ("睿智的人會珍惜難得的糊塗" - 羅德. 達爾)
擁抱童心才能激發創意, 要了解玩是必要且能激勵探索能力的事情

睡眠(Sleep):
工作時數比不上工作效率重要, 而睡眠是提昇效率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非專準主義者會認為少睡一小時就是多一小時的生產力
但專準主義者了解多睡一小時是為了有更多生產力的幾小時
在<異數>一書中作者提到了成功者的一萬小時定律, 這告訴了我們練習時數的重要
但同一項研究其實也指出了, 僅次於練習的其實是睡眠
成功者的平均睡眠時數8.6小時, 比一般美國人多了一小時, 每天中間也會有約24分鐘的小睡一下
所以不要懷疑了, 多睡點反而會讓你的思路更清晰, 做事更有效率

嚴選(Select):
如果不是hell yeah, 那就是明確的no
對於眼前的機會要用挑剔的眼光慎選, 只對10%的機會說好, 並且確定那是你真的想做和喜歡做的事



三. 去除(Eliminate) - 對多數的瑣事有紀律的說不

(重要的往往不是知道要做什麼, 而是知道不要做什麼, 並且能有紀律地達成)

釐清(Clarify):
不要一千種備案, 只要做出一個決定; 朝著一個目標不斷前進, 就是成功的秘訣
要能把策略制定的十分具體又同時鼓舞人心, 含糊的宣言只會有反效果
平凡無奇的季目標無法激勵人們, 真正需要的是一個有意義又令人難忘的意圖

膽量(Dare): ("勇氣是壓力下的優雅" - 海明威)
一般人常會避免說不, 怕受到社交上的尷尬和壓力
但對每一件事都說好的代價就是, 被一堆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累垮
因此專準主義者要膽量並優雅地說不, 只對真正要緊的事說好

停損(Uncommit):
對於已投入時間和努力的事情, 也應該時時檢討是否應該停損
不能被沉沒成本偏誤所影響
例如不是去想"已經投入這麼多, 為什麼現在要停?"
而是去問"如果不是已經投入這麼多的話, 你現在會想投入多少?"
因此最好時時採用zero-based budgeting
也就是在編列預算時, 不是回頭看慣例是多少, 而是一切從零開始, 理性的審視要分配的資源

編輯(Edit):
電影要剪接後才能去蕪存菁, 才能呈現出要點; 人生也是, 進行專案也是
改善的重點在於審慎的減法, 也就是去除掉令人分心的所有細節
跟寫文章一樣, 說你要說的, 然後就停, 才是好文章
濃縮或刪除自己努力過的東西是很痛苦的事情
但我想也就是因為如此, 才能顯得出留下來的是多麼的耀眼

界限(Limit):
要事先清楚地說明自己的界限在哪裡
劃出界限並不是約束, 反而是解放了剩下的可能性
這樣也才不會讓別人的問題變成你的問題, 也大大削減了你說不的次數

四. 執行(Execute) - 如何讓執行毫不費力

緩衝(Buffer): ("給我六小時砍樹, 我會花前四小時磨斧" - 林肯)
做事要預留緩衝, 以應付突發狀況
所有執行過專案的人都會有一樣的經驗: 實際需要的時間大於原先估計的時間
因此作者建議是替預估的時間再加上50%

我自己的經驗是"兩倍法則", 先想像當你全力以赴又毫無意外的情況下, 你要多少時間
然後加上100%的緩衝時間, 主要用來debug, 溝通, 以及有空間能做一些事前沒想到的好點子

減法(Subtract):
遇到問題不要急就章地塞一堆應急的解決方案, 一個簍子只會再捅出另一個簍子
要做的是找出問題最主要的障礙, 然後排除它
水管的流量是受限於最細的部份, 所以解決這些地方的問題, 才能事半功倍

進展(Progress):
每天都有點小進展, 就能滙流成大成果
非專準主義者, 好於追求遠大目標, 追求曇花一現的勝利, 但實際上卻只得到些微成果
專準主要者則是, 從小地方著手, 以小進展累積成豐碩的成果
(跟台灣與日本棒球是否有類似的對比呢?)
因此要時時規劃出可追蹤的小進展, 並給予鼓勵
這樣才能積極地把遠大的理想化為可執行的目標, 也能讓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樂趣與滿足

心流(Flow):
一般人在同一件事物上的專注力無法持續一兩小時以上, 也因此長期工作常感到疲累
但如果能進入所謂的"心流"狀態, 那你的專注力持續一整天也沒問題
心流是身體與心靈對於某些事物產生的慣例
拿開車來當例子, 初學者一定是緊張到不行, 但熟練的人一上車就進入心流狀態, 毫不費力
所以要讓重要的事情成為心流的預設狀態, 就能讓困難的事情變簡單

然而現在這個時代最危險的陷阱之一, 就是我們常讓不必要的事情成為心流的預設狀態
像是一坐下來等待不到三分鐘, 就自動拿出手機來滑一樣
作者自述他以前是check email狂熱症, 所以完全了解要改善這些症頭的困難度, 在書中也給了些建議方法

專注(Focus): ("生命只存在於當下此刻" - 一行禪師)
專準主義者的心只專注於當下, 完成現在最重要的事情, 並享受每一個此刻
非專準主義者卻常掛念著過去或未來的事, 時時想著昨天或明天的重要事務, 也因此產生了許多壓力
簡單來說, 你當下能解決的, 也只有當下的事情啊!
此外千萬不要一心多用
人同時間是可以做很多事, 例如看書+聽音樂+吹頭髮
但同時間卻只能"專注"在一件事情上
所以要時時提醒自已, 此時此刻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然後專注於其上, 全力以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蘑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