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迪奇是十五世紀佛羅倫斯有名的銀行家族
由於他們以及其它家族的贊助..許多不同領域的人齊聚佛羅倫斯
合力開創了一個新觀念的世界..也就是文藝復興
作者將經由跨領域的知識所產出的驚奇創新稱為梅迪奇效應
 
跨領域的知識交流時常可以產生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突破性創新
又稱為"異場域碰撞" (Intersection) (ps. 中文翻的有點糟)
這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但一般只把它視為隨機出現的現象
而作者對這種現象作了分析..並且提出如何提高梅迪奇效應出現機率的建議
 
首先是Intersection的定義
它的定義就是不同領域匯集的地方
而領域包含了某一學科, 文化, 範疇, 裡知識和實務的觀念
如果在一個領域裡思考..只能想出"方向性觀念"
也就是常見的有計劃的漸進式改革的觀念
但突破性的創新通常屬於涵蓋不同領域的"跨域觀念"
 
能想出"跨域觀念"的人..除了必需在一些領域裡是專家..對另一些領域有所接觸以外
更重要的是他的聯想障礙必需比常人低
聯想障礙就是連接不同事件的能力障礙
在一般的時候..它能幫助我們快速過濾資訊..例如天黑了應該要帶傘
但是在思考跨域觀念時..就容易讓我們陷在固定的領域裡..無法聯想到已知的事物外
例如達爾文在搭乘小獵犬號環球時..紀錄到一些鳥類分布
鳥類專家只是去對這些紀錄進行分類..但達爾文卻想到這些鳥類可能是同一種鳥類在不同島上的變種
這觀念最後變成了"天演論"的基礎
 
於是要提高梅迪奇效應的出現..必需打破聯想障礙
作者做出了以下四點的整理
1. 接觸不同文化
2. 用不同的方法學習
    => 關鍵在於 博學 和 自學 (偉大發明家通常都擁有這兩項特質)
3. 扭轉假設
    => 逆轉假設已是現在常見的一種手法了
    => 我試著從數學角度來看這現象..在原有假設(Boundary condition)下..好的方法(Solution)可能早就被找出
    => 於是要找到另外的Solution..最好的方法就是改變原有的假設
4. 採取不同觀點
    => 像我自己對於一個數學題習慣想出兩種解答方法..在思考東西上有時還滿有幫助的
 
從擁有Intersection創新的人身上可知道它的兩種特性
1. 創意是峰迴路轉的觀念結合 (會讓人有震憾到的感覺)
2. 靈感總是隨機出現 (可能是靈光乍現, 也可能是有心無意的發現)
若照這樣看來..梅迪奇效應只是種隨機出現的狀況..我們似乎束手無策?
然而就像熱的擴散是種隨機碰撞的結果
要如何快速的提高溫度? 增加粒子碰撞的機會就是了
所以如何增加異場域碰撞? 增加靈感碰撞的機率就是了
作者的建議總合來說..就是組成多元性的團隊
但是一般的團隊都有同性相吸的特性..主管會傾向找和自己相似的人..人也會傾向和自己熟識的人合作
此外發明家不是因為成功才多產..而是因為多產才成功..所以構想的數量是構想素質的先決條件
簡單來說..要增加事件發生的次數..就是要去增加機率(多元思考碰撞)和Sample space(構想數量)!!
 
接下來作者開始討論有了構想後..如何實現才能真正成功
我歸納為以下幾項
1. 執行力 (要撥出時間評估和實行構想, 想法是不會自己實現的)
2. 擁有接受失敗的勇氣 (失敗為成功之母, 試了99種失敗的方法, 才能找到第100種成功的方法)
3. 保持高昂的動機  (沒有熱情是無法維持長期的壓力狀態)
    => 然而一般想要提高大家動機的方法是用直接的獎勵..那很可能會揠苖助長
    => 最好的方法還是試著去提高大家的內在動機
 
最後作者往心理層面邁進 (人畢竟是血肉之軀..再多的理論沒有實現的勇氣也是無效)
作者提到有勇氣的人最容易產出梅迪奇效應
一般的人都如凱因斯所描述的一樣 "以傳統的方式失敗..勝過以非傳統的方式成功"
資源不是很重要..有很好..可是不要太多..最重要的是勇氣
(因為資源越多..就越希望做越多事..倒過頭來分散了資源又模糊焦點)
 
有三種人類心理的陷阱是我們必需小心提防的
1. 一切順利, 守在原地
    => 人類普遍有一種害怕損失勝於渴望收穫的現象
    =>  Q1. 你可以直接繳稅3000塊 或是 80%機率要交4000塊但20%機率不用交一毛錢..你會選哪個?
    =>  Q2. 你可以直接獲得3000塊 或是 80%機率得到4000塊但20%機率一無所獲..你會選哪個?
    =>  這兩個問題用直觀回答和仔細計算期望值後的答案會顯現人類害怕損失的心理
2. 費時越多, 越是龜縮
    => 其實過去失敗的算是沈沒成本..重要的是未來
3. 用方向性思考看異場域風域
    => 對於一個跨領域的創意..若用一般的方向性思考..極有可能會得到不可行的結論
    => iPod成功在於 設計美感時尚感 + 說服五大唱片結論iTune音樂下載
    => 若從技術面的方向性思考..只會得到"技術面沒什麼突破..會賺早就有人賺了"的結論
 
最後多學一包馬克吐溫的話" 勇氣是抗拒恐懼, 掌握恐懼, 不是沒有恐懼"
承認恐懼才是真正勇氣的表現
 
==== 讀後小感 ====
其實很久以前就對梅迪奇效應這種現象感到好奇
這本書把它整理的很好
美國的研究常常都是跨領域的合作研究
所以常常可以看見全新的改變人類的突破
台灣學術界卻是習慣山頭各立..就算是為了國科會計劃所硬生出來的整合型計劃
多半也都是紙上談兵..整合只在報告裡面做..真正的研究都還是各做各的
所以台灣的研究突破也頂多是某個很深的技術點突破
無法整合起來對人類生活直接產生影響
此外中國人喜於呼朋引伴..一個團隊通常都是一群很像的人
對於製造業或許是種好事..但對於創新卻產生了非常大的阻礙
希望我們有朝一日能破除這些現象..但或許必需等到有個指標性成功才有可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蘑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