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本書描述了Intel如何從半導體記憶體的創生者變身為CPU龍頭的故事
作者為Intel華裔資深副總裁虞有澄 (曾唸過師大附中..目前已從Intel退休)
Intel一路以來在策略上和定位上的轉變..作者都有參與其中
這讓本書的內容更有可讀性..也可以讓大家一探Intel成功的秘密
 
看完這本書後..深深體悟到為何Intel如此的成功
Intel雖從開創積體電路技術起家..但其後來在經營上的成功和不斷創新才是它歷久不衰的原因
它也幾乎是現在IC業的領航員..非常多現在的營運運作模式都是從Intel開始的
例如:
1. 摩爾定律
2. 用"Design Win"觀念來搶佔市場
3. 不只是賣晶片..要提供的是完整的解決方案 (total solution)
4. IC公司最重要的是產品..要有確實的產品定位和市場策略..產品的量決定了勝負
 
除了如以上在營運管理面帶來的啟發外
由於Intel的產品早就深入每個人的心中
這本書也可以當作一本有趣的故事書
我們可以看到從8086, 80286, 80386, 80486一路到Pentium, Pentium Pro, Pentium II是如何演進的
其實在Intel內部..對於產品的定位並非如其營運結果呈現般的那樣平順
尤其在八位元到十六位元, 十六位元到三十二位元, 以及MMX的引入上
每一步都是在傑出的管理上得到的結果..絕非水到渠成般的容易
而要決定停止記憶體事業..更是痛苦的決定..因為半導體記憶體是由Intel所發明的
另外在面對RISC的競爭上..Intel甚至擁有自己的RISC計劃 (後來停止了)
最後Intel成功地擊敗了RISC的追擊
(不過2009年的現在..Intel又要開始和RISC進行另一場的決戰了"Atom v.s. ARM")
對於如AMD抄襲規格的競爭者..Intel想出的"Intel Inside"市場推廣策略
更是讓Intel現在擁有讓人無法抗衡優勢的最大功臣
所以危機不一定是不好的
重點在於你是否擁有化危機為轉機的能力
看Intel一再地將危機化為轉機..除了幸運女神眷顧以外..的確是有很多地方是值得學習的
 
================================================================
 
以下為一些重點內容的節錄
不過我還是很推薦任何一位和IC業有關的人看一下這本書
除了能更了解IC業的起源外..你也很可能會發現IC業很多地方都只是照著Intel的老路子走呢
 
(1) 摩爾定律
摩爾定律為什麼是以一年半到兩年為一個週期呢?
因為早期從制定規格, 開發製程技術和設計電路, 到晶片量產化..大約就是一年半到兩年
後來Intel實行52週計劃..更讓一個世代的CPU的研發時程縮短為一年!!
而從市場面來看待摩爾定律的話
會發現每隔6.6年..晶片的功能就會提升十倍
如果你沒盯緊自己要做的產品..沒有搭上製程演變這班快速列車..你的敵人自然會幫你把產品做好
另一個結論則是晶片必需逐年降價..並以量的增加來彌補利潤
第三個結論則是量大者勝..因為半導體廠房的投資十分巨大..有量大的產品才能發揮經濟效益
 
(2) 用"Design Win"觀念來搶佔市場
當年Motorola曾在十六位元的市場上搶得先機
Intel便推行用"Design Win"的個數來判斷成敗
意思就是在客戶端..最後採用Intel CPU設計的方案..而不是對手的的話
那麼就視為一次"Design Win"..越多的design win便代表對於市場的滲透度和方案成熟度越多
(這已經成功現在IC公司在判定新產品成功與否的主要指標了)
 
(3) Intel的創新原動力六大要素
1. 以結果為導向
2. 鼓勵嘗試風險
3. 著重紀律
4. 品質至上
5. 以客戶為導向
6. 讓員工樂在工作
 
(4) 創造開放的環境
工程師常提出好的創意..但卻沒提出目標
市場行銷常極具創意..但往往無法實現承諾
如何讓所有人往同一個方向邁進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要創造出具討論風氣的開放式環境
另外也要強調..辛勤工作為創新之母
 
(5) 成功的公司背後的秘密是成功的產品
必須能清楚而明白地規劃未來產品..要有超越市場的前瞻性
 
(6) 品質第一
1994年在Pentium初期的量產上..發現了一個浮點數運算的小bug
但一開始Intel不以為意..因為這功能一般使用者不會用到
然而在一位教授於科學研究計算上發現了這bug..並在網路上公布後
立即造成全球使用者對於Pentium的品質有很大的疑慮
最後Intel認清..問題不在於這bug的重要性..而是使用者們在不在意該瑕疵
於是他們無條件更換有瑕疵的處理器..這堂課花了當時約4.7億美金
但在這場危機後..Pentium這名字竟因為這危機而家喻戶曉
1994年的聖誕節竟出乎意料的熱銷..Pentium並在隔年取代了486..成為最普及的CPU
 
(7) 五十二週晶片計畫
在激烈的競爭下..產品開發的快慢非常重要
在Intel成功的將原需120週的開發時程縮短為52週後
作者整理十分有幫助的五個步驟..可用於別的活動上
1. 納才: 得到各組織領導人的承諾
2. 指標: 公開和明列進度的指標
3. 授權: 讓所有組員認同目標, 並提供他們所需的資源
4. 檢討: 定期檢討
5. 獎賞: 公開的慶祝計畫的進展
 
(8) 三大營運管理利器
1. 建設性的對立
2. 績效管理
3. 參與式決策
 
這些東西說起來可能容易..但實作上是很困難的
做的好不好就會直接影響公司或部門的成敗
 
(9) 晶片本身不足以為產品
單有高效能的晶片不足以為產品
除了CPU本身..完整的產品還要包含周邊晶片組, 軟體開發工具, 完整的市場行銷策略
而Intel設立了專案經理的職務..就是要負責指揮全局..確保所有環節都能配合
 
(10) 面對競爭的方法
Intel偏好最簡單的一種..就是超越競爭者
專注在量..才能擁有資源以尋求更高的發展
 
(11) 學無止境
作者從他在史丹福修博士的經驗得出學無止境的結論
有未知的領域絕對是正常的..為何不去研究它..然後變成專家呢?
 
(12) 策略與行動的準則
1. 留意公司是否有策略失調的情形發生
2. 不要為競爭而競爭..要在有競爭力的地方競爭
3. 不好的策略無法以聯盟來補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蘑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