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又稱<<道德經>>,短短五千字,卻蘊含了深奧的東方哲學。
是除聖經以外,被外國文字翻譯發行量最多的名著;也是中國的第一部完整的哲學書籍。
成書於約三千年前,內容歷久不衰,處處發人深省。

我自己都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常常發現自己的一些想法,好像跟傳說中的<<老子>>內容類似。直到有天腦袋一歪,想著我一直都在唸西方人寫的書,難道沒有用中文字寫的好書嗎?因此我決定一窺<<老子>>奧妙,找來了陳鼓應老師註譯的<<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結果是看完一次又一次,相當有趣,我的國文老師們應該都料想不到吧!

<<老子>>因年代久遠,有相當多種不同的認定版本,有些還有分<<上篇道經>>和<<下篇德經>>(以本書三十八章作分界)。對我來說,哪個版本不是重點,因為早已不可考,但我選擇陳鼓應老師的版本,因為其可信度佳。老子,是否姓李名耳字聃,是否早於孔子、莊子,對我來說也不是重點。我不是考古學者,想要的只是感受一下三千多年前,在春秋時代的亂世中出現的一本強調"清靜無為"哲學的小書,是如何影響了東方文化的哲學?

在現代若是討論哲學,幾乎都會從西方哲學的分類開始,如知識論、形上學、宇宙學、倫理學、政治學等等。<<老子>>成書遠在這些分類之前,硬是套用上去似乎是對老子不太公平。但這樣的思路應該接受度還是較高,所以就暫時用這樣的眼鏡來分析一下<<老子>>吧。

事實上<<老子>>在這五類上都有所涉獵,老子的論述主要是從道-自然的真理-的形上學開始,分別延伸出了宇宙學、倫理學與政治學。他的宇宙學部份,後來被道教引用甚深,除了文字寫的很美以外,我在這方面毫無興趣,所以略述。政治學的部份,明顯缺乏嚴格的論證,現代認為最重要的公平、正義、自由等元素皆未被考慮,因此我只條列我個人喜歡的部份。我較看重的是倫理學,也就是行為準則的部份,這是屬於較私人信奉的教條,所以建立在論述薄弱的形上學也是可以的。另外,著名的「道可道,非常道」為人類的知識劃下了邊界,對知識論的貢獻不小。

哲學,有人認為是唸了只對自己有益的知識;用在<<老子>>上我認為更是如此。若說唸了<<老子>>可以對政治或宇宙有進一步認識,我認為是太牽強了,因為這些方面近一千年來的進步相當大。但對於自己的行為準則與心靈修鍊的確可以有相當多的幫助;人心,在這幾千年來,進步實在是少之又少。

在總結老子的內容之前,要先打一個概念上的預防針。老子是自然主義者(Naturalist),認為自然是至高的存在,也是行為準則的來源。這可能會落入自然主義的謬誤(Naturalistic fallacy),因為is不代表ought,一件事情發生了,並不代表它就應該發生。但無法論證自然就是對的,反過來說,也就無法論證自然就是錯的;因此在道的來源(形上學)這件事上只有信與不信,沒有對與不對的問題。

我讀完後,對老子的理論總結如下。
道,也就是真理,是無法以言語來說明的;我們只能勉強從自然界的規律中,如同盲人摸象般地探索它的性質。主要可以觀察出三種特性:有無之相對性、自然之中立性、變動之循環性。事物本無優劣,有無、好壞、善惡之相對性,都是人為的標準;自然是不親近任何人的,它保持中立的態度;事物的變化是循環的,非不變的。從這些特性,老子延伸出行為準則,主要有三個重點:清靜無為、柔弱不爭、知止不盈。大多數人對老子的誤解,來自於以為"無為"是完全的不做事、背離俗世;但這是錯的,無為指的是無私欲的作為,不妄作非為。甚至與一般誤解相反的是,老子的柔弱不爭倡導的是要盡量幫助別人、給與別人,但不要去爭功奪利,如水載舟一般的存在。最後老子認為人要懂得知止,不要掠奪過多資源,這樣才是長久之道。另外,老子認為道法自然,而行事接近道的人即為聖人,老子指的聖人和孔孟學說裡的聖人八股樣是相差很多的。

當然,<<老子>>一書的奧妙絕非上面粗糙的文字可以綜覽,真的只有用心讀過的人才能領略它的精采。以下我節錄我自己看了三四次後喜歡的章節,另加簡單翻譯和感想,算是自己的筆記。選擇的章節又分四類,依序為:道的本質、行為準則、心靈修鍊、政治管理。

========================================================================================================
首先的章節分類為道的觀察與本質探討,也就是形上學的部份,這些是老子論述的根基。在說明道的不可描述性後,分別從不同角度觀察道的特性:有無之相對性、自然之中立性、變動之循環性。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至高的真理,是無法用人類的語言所完全闡述的;因此可以用話語描述的道理,就不會是真正不變的常道;若用一個名詞來命名它,那也不會是長久不衰的常名。

這裡老子為人類的知識劃下了界限,點明了語言是人類的產物,無法完全用來揭露自然的真理。我們只能如同盲人摸象般,在我們腦力所及的地方勉強觀察出道的特性。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有和無都是道的一種體現,天地始於無,萬物出於有,同樣的東西但人類給了不同的名字,這就是玄妙的地方。

有無之相對性事實上是來自於人類自己認知的分類,並非事物的本質;因此許多人類自行認定的好惡,事實上是人之道,非天之道。


<<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這裡老子對於有無之相對性提出另一個微妙的觀察。
他舉了三個例子:木輪正中間的輪轂要有空心的地方,才能讓輪軸穿過給車子用;杯子的中間要是空的,才能當杯子用;房子的中間要是空的,才能當房子用。因此"有"(東西存在)能給人便利,但"無"才能讓它發生作用。

物體的"有"和"無"皆為其體現的性質,但我們的感官只能直接感受到實體"有",容易忽略"無"的存在與重要性。因此觀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虛無"的部份通常才是重點。


<<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對萬物一視同仁,沒有特別的愛護或厭惡誰;而聖人對待每個人的態度也是一樣,不偏袒誰,因為他不以人為的評判標準來衡量對錯。比起政令煩苛帶來敗亡,還不如恃守中庸無為之道。

這裡老子描述了他心中的宇宙觀,自然界是中立的,對人類帶有特殊情感的神祇並不存在,沒有人有特權受到額外的眷顧。


<<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虛,指心靈空明,不帶成見;靜,指心靈平靜,不受影響。老子認為要能看出萬物運作的道理,必須將"致虛"和"守靜"的工夫做到極致。在萬物叢生的自然界裡,老子依此看出了往復循環的道理。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萬物紛紛芸芸,最終都會返回它的本根。復命,回歸本原,是永恒的規律;知道這規律叫做明,不知道的話,就會輕舉妄動出亂子。

變動之循環性是老子對於道的一種重要詮釋,道本身為恒常的真理,但它的體現在不同時間點有往返循環的性質。事物的現象有起有伏是自然界的規律,要求永遠向上的極端發展就是違反自然。


<<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道的體現是循環的,道的作用是柔弱的。

========================================================================================================
接下來的章節分類是老子從道的特性延伸出個人的行為準則,主要有三個重點:清靜無為、柔弱不爭、知止不盈。人的主觀意念會產生有無(好惡)之相對性、破壞自然之中立性,因此老子主張清靜無為,指的是順應自然而行事,不帶自我的欲念與好惡;大自然孕育萬物,但從不擁有它們,因此老子主張柔弱不爭,對事物盡所能的幫助,但不爭奪資源,也不居功;萬物的生長、事物的發展有其循環性,因此老子主張知止不盈,適度的使用資源達到基本目的就好,扼止貪念,不過度擴張、掠奪。

簡言之,老子主張摒除自我的欲望,知足常樂、不爭不怨;摘下有色的眼鏡,對任何人都一視同仁,順應自然。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本來一樣的東西,當你給了評判的標準後,就有了美醜與善惡之分。就像是本來都是學生,給了成績就硬分出了優等生和劣等生。本來都是大學,給了標準後就分成頂尖大學和不頂尖大學。有無、難易、長短、高下等,都是硬被比較出來的。很多事物被認為是不對的、不好的,事實上只是因為我們強加了評判方式在它們身上。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因此聖人在處事與教育方面,不會在上面強加自己的意念和標準;做了事情不會認為是自己的功勞,有了結果也不會認為是自己的東西。


<<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善的人就像水一樣,灌溉著萬物但不爭搶資源,停留於眾人厭惡的下游處,所以最接近於道。因為不去爭搶,所以不會產生怨尤。

老子所謂的無為,並不是什麼事都不做,而是要像水承載著萬物一樣,協助別人達到他們的目標,而不會因自己有執念去爭搶資源。在資本主義的利己風氣鼎盛的現今,如水般的利他主義還真像傻瓜;但看看全球金融氾濫的這20幾年來,人類的生活真的有變好了嗎?事實上這是老子在經歷春秋時代的殘酷戰爭後,體認到的社會長久共存之道:無為、不爭、不盈。


<<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擁有後而企圖盈滿之,不如適時停止;鋒芒畢露,銳勢難保長久;富貴而驕,自取禍患;功成後就身退,才是合乎自然的天道。

名、利、權,是人們不斷追求的東西,但往往由於止不住想要越多的貪念,導致敗亡的下場。對照時事的話,偽造論文不就是一個實例嗎?這裡老子提出的是不盈、知止、知足。自然之道在於適度取用自己需要的資源就好,如同獵豹補食是為了果腹,而不會為了炫耀自己的技能去濫殺。過度貪婪是人類現今的寫照,不斷地鼓吹購買和更換東西,不必要地取用過多的地球資源;這是人之道,非天道。


<<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善於行道之人,有時嚴肅、有時融和、有時謹慎、有時淳厚,行事深不可識,如同道一樣,難以用言語完全形容其風格。誰能在動盪中,安靜下來將事情慢慢釐清?誰能在安定中,變動起來讓事情緩緩推進?保持這些道理的人,不會自滿。因為不自滿,所以能去故更新。

世俗之人,利欲薰心、安逸怠惰,一眼就能看到底;相反的,體道之士玄妙難以捉摸,能在"濁"與"清"、"靜"與"動"之間不斷改變作法、去舊佈新。


<<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

知道稱雄的方法,但甘願守雌作為天下的下游處;知道讓自己發光發熱的方法,但甘願守在暗黑的山谷裡。

"知雄守雌"是無為、不爭的重要延伸,不是因為做不到而無為、而不爭,而是深知得勝與掠奪的方法,但選擇了不去得勝、不去掠奪。這隱含了不把自己的實力用在實現自身欲念的行為上,而是保留起來,待在真樸的狀態下;若某日時機成熟了,就可以去協助大眾達到更崇高的目標。


<<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能了解別人是有"智",但能看透自己才算是"明"。能戰勝別人是有"力",但能克服自己的弱點才算是"強"。知足就能富有。努力不懈就是有志。不離失根基的才能長久。雖然身死但能不被遺忘的就是真正的長壽。

此章與其它章節關連很小,實在像是外加上來的篇幅,但內容精簡卻發人深省,是我很喜歡的一章。一開始它提醒了人們最大的敵人往往還是自己,由於對自己的不了解、對缺點的無法克服,才會導致無法更上層樓。接下來強調了知足與努力的重要性,不知滿足卻又努力不夠的人,會一直在困在負面情緒的泥沼中動彈不得。最後談的是更高層次的概念,如何讓自己的影響可長可久。
人若像個浮萍到處漂泊,就算滿身技藝也只會淪落為浪人,因此還是要貢獻自己的能力在自己認同的根基與社會上,這才是長久之道。而死亡對於只顧自己飽足的人來說,的確就是人生的終點,但對於那些人不會被遺忘的人來說,人生卻還不算結束。
被世人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將要收斂的,必先擴張;將要變弱的,必先強盛;將要廢棄的,必先興舉。這是事物發展在冥冥之中的徵兆。

「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因為強極則衰的道理,所以維持柔弱才是長久之道。這個道理就像魚不能離開水一樣,也因此逞兇鬥狠的兵器不要隨意使用。

這是老子最容易被誤解的一章,因為有人會從權謀的方向來解讀,例如像"齊紈魯縞"的意味。但事實上,老子在這裡只是提出事物循環性的真實觀察而已,如同泡沫一樣,在破掉之前常膨脹到最大。所以呼應"不盈"的主張,應該保持"柔弱"而非"剛強"。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所以實質上有德;下德的人自以為不失德,因此沒有達到德。上德的人順任自然,內心沒有既定的行事標準;上仁的人有所作為但出於無意;上義的人有所作為且出於有意;上禮的人有所作為而得不到回應,就會揚著胳臂使人強從。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所以道下來是德,德下來是仁,仁下來是義,義下來最後是禮。禮來自忠信不足,是禍亂的根源。預設種種禮的規範,不過是道的虛華,是愚昧的開始。

此章老子談到道德仁義禮的排序,與儒家強調的重點相差甚多。道,是自然的真理,反映在人的行為上,老子稱為德。因此他心中的上德,是如自然界中立般的存在,沒有人為標準的規定,行事皆是順應自然,不自恃有德、有仁、有義而作。隨著人為設定的標準越多,就離道越遠,因此有仁義禮的差別。而最糟的行事標準,就是設立種種何謂"禮貌"的規範,要求所有人依此做事。對照台灣現在的一些現象,這道理還真是歷久不衰。


<<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名聲、貨利和生命哪個比較重要?得到那些與失去生命哪個比較嚴重?太過愛惜名利必然會耗費許多心力,太過珍藏的貨物必定會招致慘重的損失。因此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名聲上的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帶來危險,這樣才是長久之道。


<<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學東西是每天知識越來越多,而道的實行則是每天做的事情越來越少,直到無為的境界。因為沒有別的雜事要去做,反而你真正想做的事都可以去完成。

這章引進一種特殊的生活觀,述說一種本質論的生活方式。我們每天做的事情大多數都是來自別人的要求,應該要一天一天的減少這類事情,直到剩下自身本能想去做的事情。非關名利,而是心中的信念,如此一來什麼事都是可能做到的。


<<五十八章>>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

這是成語"禍福相倚"的由來,後人較知道的版本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一件事的福與禍是人們自己看待它的方式,並沒有一個正解。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道的體現是反復的,因此隨著時間推進,往往會看到主流的變成了非主流,好的變成壞的。人們對這樣的現象十分迷惑,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因此有道的人方正但不會割到人,銳利但不會傷害人,直率但不放肆,光亮但不刺耀。

此章強調了變動的循環性,自古以來事情的觀念與利弊就是一直是反反復復的,這現象雖然不斷地出現,但人們似乎還是無法理解而感到迷惑。老子亦認為有道之人不可以放肆,因為你現在是對的,不代表你未來還會是對的,心態應該要保持中立。

十年前大家還在歌頌世界是平的,今日卻各國都有多數人在抗議自由貿易對自身經濟的傷害,因此有了英國脫歐、川普當選等事件發生。這是福?還是禍?老子告訴我們不該這樣去問問題,因為根本沒有答案,只能去接受它、面對它;若事情稍微如你所願時,也不能過於放肆,因為正是會復為奇的。


<<六十三章>>
「...。大小多少,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大生於小,多起於少。處理難的事情要從容易的開始,實現大的目標要從小的地方開始。因此有道之人始終都不自以為大,所以能成就大事。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輕易給的承諾必定信用不佳,把事情看得太簡單必定會遭遇許多困難。因此有道之人對任何事都看得很難而去準備,因此不會遇到困難。

此章是相當實用的論理,強調做事的態度要紮實、要慎重,這也一掃老子給人純理論派的印象(雖然這章跟三十三章一樣,很像是外來的)。所有大的事物必定由小的東西組成,所以要能紮紮實實地完成每件小事,才能成就最後的大事。行事的態度如果輕浮、自以為是,那麼必定會遇到很多問題。反之,若對每件事都抱以慎重的態度,就不會遇到意料之外的難題。


<<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安定時容易持守,事變沒有跡象時容易謀事。事情尚未嚴重而脆弱時容易消解,事態還微小時容易散失。要在事情還沒發生之前就把它處理好,要在禍亂發生前就做好準備。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合抱的大木,也是從小小萌芽生長出來;九層的高臺,也是從一堆泥土往上建成;千里之遠的行程,也是從腳下跨出的第一步開始。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一般人做事常常都在快要成功時就放棄而失敗。所以我們對待事情要完成之時的態度,要和對待剛開始時一樣的謹慎,如此一來就不會失敗。

此章延續了六十三章的論理,提醒在處理事情的各個階段裡都該抱持謹慎的態度,亦是相當實用的格言。在人心散漫的時代,相當受用。它把事情分為三個階段:發生之前、初始、結尾。在發生之前若能及早做好準備,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事物發展的初始都是從微小的細節開始,要穩扎穩打的前進,滴水能穿石;最後更要小心一般人虎頭蛇尾的毛病,我們要用慎終如始的態度完成整件事情,這樣就沒有失敗這件事。


<<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真實的言詞不華麗,華麗的言詞不真實。良善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良善。知道真實道理的人不樣樣都懂,樣樣都懂的人不了解真實的道。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有道的人不積藏私利,他認為幫助別人,自己就會更充足;儘量給與別人,自己有的反而更豐富。自然的規律,利物而不害;有道之人之行事,貢獻自身能力給他人但不爭奪名利。

此章在本書作者的排序裡為最後一章,也的確很像老子為自己作下的最後註記。對於那些對老子的內容有所疑惑或不置可否的人,他用信言不美、善者不辯、知者不博來回應。最後更再次重申他心中認為最重要的行事原則:為而不爭;若讀過老子的人都能如此行事,那他心中的理想世界也不是不可能。

========================================================================================================
接下來的章節分類是從道的特性延伸出個人的心靈修鍊方法。


<<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這裡談的是修身的工夫,老子講求回歸初生狀態。讓你的身體和精神能合一,做你想做的事;洗淨雜念,讓心中之鏡沒有瑕疵;感官接受外界資訊,能為雌守靜,不受誘惑;心中明暸所有事情,但不去使用心機。

老子說到的無知,不是缺乏知識,反之,是有了知識但不會特意去表現出自己有多懂,也不會利用己身的知識來奪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物欲的誘惑,如聲色之娛、難得之貨,都會讓人的心靈無法平靜。因此聖人生活只為飽腹,不去追求感官的刺激。

這樣的論述,在現今的花花世界像是笑話,但老子提醒的是,外界的刺激都是一時的、多餘的,越追求反而越空虛,唯有自身的滿足、心靈的平靜才是長久之道。


<<二十章>>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世俗的人熙熙攘攘,喜歡表現出一臉精明的樣子,哪裡有好處就往哪裡擠,隨時都像在開宴會一樣,樂不可支。但老子認為好壞的價值判斷都是相對的,而他在生活態度上與世俗的價值取向不同。相對於眾人都把一堆好處往自己身上攬,名利雙收;老子的作法就像是小孩、愚人一樣,甘守淡泊,遠離名利。他獨異於人的原因,是因為他最看重的是最基本的道,而非外顯的物質,在充分了解自身的目標與價值後,就可以不用活在世俗建構出的價值體系中爭奪廝殺。


<<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老子述說了上士、中士、下士聽到道的真實反應,而讓大部份茫茫然的人們(下士)聽了不會大笑的道理,就不是真正的道理。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因此古代的人這樣說:光明的道似乎很暗昧;前進的道好像在後退;最方正的反而沒有稜角;貴重的器物最晚完成;最大的聲音反而感覺沒聽到;最大的跡象反而看不清形迹;真正的道是幽隱的,沒有名字的。只有道,善於輔助萬物完成它們的使命。


<<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含德深厚的人,跟初生的嬰兒一樣,需求不多且柔弱,但精力旺盛。反之,若厚養奢欲就會帶來不幸,若心思暴躁就會過於逞強。過份強壯就會衰老,這不符合道,因此會早早衰亡。


<<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優點;不知道卻以為自己知道,缺點。有道的人沒有缺點,因為他把缺點當作缺點在審視自己。因為他把缺點當缺點,因此沒有缺點。

這章與孔子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應該是同一個時代下的共同思路。這也重申了人要有自知之明,對自己、對別人都要真誠。


<<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調解了深厚的怨恨,也必定會留下些餘怨,怎麼能算是好的方法呢?最好的方式是一開始就不責於人,一開始就沒有怨恨。因此有道之人執借據但不向人索取償還,無德的人就像管稅收的人那樣苛刻。天道是沒有偏愛誰的,會常和善人一起,因為他實行的就是天之道。

========================================================================================================
最後的章節分類是從道的特性延伸至國家或團體的管理法則。
基本上就是主張清靜無為、順應自然。

<<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最好的領導者,是百姓或下屬都不知道他的存在;次好的,大家會喜歡親近並讚譽他;再次之,是害怕他;最糟的,是私下詆毀他。居上位的人若誠信不足,那麼下面的人不相信他也是自然的。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最好的領導者是悠然的,很少發號施令。事情成功辦好了,大家都說我們自然就完成了,不認為有領導者的影子在。


<<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段話講的非常精妙:強調就是缺乏。在水中的魚,不會大喊水的重要性,只有在沒有水的時候才會強調水的需求。因此並不是人人有仁義才叫大道,人人孝慈才叫六親和睦。反之,事實上是因為大道廢棄了,少數人的仁義才值得珍惜;六親不和了,孝慈的人才顯得珍貴;國家昏亂了,才會出忠臣。

善與惡是相對的,非絕對的,是由人制定的標準所訂出的;而善的突出事實上等同於惡的普遍性。也因此當極力鼓吹某個道德信念時,事實上是彰顯出該信念在社會的缺乏與普遍性。種族歧視是這樣,資產分配不均也是這樣。


<<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少發號施令才是自然的。像是狂風暴雨無法維持長久,天地都做不到一直干預萬物了,何況是區區人類呢?


<<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領導者要穩重、清靜無為,若輕浮易躁就會敗事。


<<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敗莫知其極;...;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治理國家、養護身心,最重要的是愛惜精力。愛惜精力就是凡事即早準備,就能不斷的積德,就能什麼都能勝任,沒有極限。這就是深根固柢能長生久視的道理。

嗇為知止不盈更積極的延伸,愛惜精力比不斷擴張更能長久不衰。


<<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治理大的國家(或團隊),就像煎小魚一樣,不要一直去攪動它,要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用道治理天下,鬼怪就不會傷人,甚至神祇也不會傷人。意指禍患都是人為的,非鬼神之亂。

這裡可看出老子的無神論,後世把他奉為道教之神明,真是微妙的發展。


<<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是謂配天,古之極也。」

善於作統帥的人,不逞勇武;善於作戰的人,不輕易被激怒;善於戰勝敵人的人,不需要對戰;善於用人的,對人謙下。這叫做不爭的品德、善於用人、合於天道,是自古以來的最高準則。


<<六十九章>>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對戰之時,最忌諱輕敵,輕敵就幾乎喪失三寶(六十七章裡有提到的慈、儉、不敢為天下先),會落入戰敗的風險。老子擁有濃厚的反戰思想,因此提倡若不得已要作戰時,不能見獵心喜般的冒進,而應該要保持愛心與同情心(也就是慈、哀),如此才能得勝。雖然立論基礎和孫子兵法很不同,但在戰術的實施上卻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主張不輕敵的哀兵策略。


<<七十七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自然的法則是,有餘的人就減少它來補充不足的人。但人類的作法卻不是這樣,而是剝奪不足的人,來供奉有餘的人。

貧窮不均是人為因素,如此寫實的社會觀察,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依然未變;天之道,真的無法由人類貫徹嗎?


<<八十章>>
「小國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此章述說了老子心中的理想社會,是小小的國家由少數的人民所組成,大家對自身的環境很滿意,沒有別的欲念和心機。對於靠的相當近的鄰國,雙方人民也沒有任何交流。

這是清靜無為而人民自化的最高境界,在講究全球化,實質上為歐美文化全球化的現代,這個理想只會被當笑話看。我想老子的回應會是:不笑不足以為道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蘑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